10月24日至25日,寧夏人工影響天氣工作現場觀摩會在固原市召開,進一步發揮人工影響天氣在服務農業生產、防災減災救災、助力生態文明建設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與會代表聽取寧夏人工影響天氣工作進展匯報,聆聽《人工影響天氣科學技術與發展》專題報告,觀看“耕云播雨,情系民生”介紹視頻,觀摩六盤山大氣科學野外觀測研究站、彭陽縣紅梅杏防霜減災技術推廣示范基地、原州區程兒山標準化人工影響天氣作業點、長城梁特色農業氣象科技小院,詳細調研了解寧夏人工影響天氣工作成效和最新科技成果應用情況。
目前寧夏逐步形成空地立體人工影響天氣作業體系,在綜合防災減災救災、保障糧食安全、促農業農村穩定發展、保障水資源安全、荒漠化綜合治理等方面成效凸顯。
會議要求,要進一步發揮區、市、縣各級氣象災害防御與人工影響天氣指揮部作用,不斷加強安全監管體系建設,加強科技創新和人才支撐,強化政策保障,凝聚合力,加快推進人工影響天氣科學化、規范化、標準化,持續推進人工影響天氣工作高質量發展,為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寧夏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提供有力支撐。
(作者:雒璇 孫健 趙蔚 戴言博 責任編輯:徐嫩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