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媒體關注

中國氣象局氣候資源經濟轉化重點開放實驗室完成53項成果

發布時間:2023年10月18日 來源:中國新聞網

  10月17日在重慶舉行的首屆氣候資源經濟轉化科技交流大會上,中國氣象局氣候資源經濟轉化重點開放實驗室集中發布系列研究成果。該實驗室自2023年2月揭牌運行以來,目前共完成代表性成果53項。

  10月17日,重慶舉行首屆氣候資源經濟轉化科技交流大會,中國氣象局氣候資源經濟轉化重點開放實驗室集中發布系列研究成果。重慶市氣象局 供圖

  據了解,中國氣象局氣候資源經濟轉化重點開放實驗室聚焦農業、能源、旅游、康養、“雙碳”五大方向,開展氣候與經濟大數據監測評估、客觀轉化技術方法、定量經濟價值核算、有效轉化途徑與政策、氣候變化與經濟關系五大研究。

  在農業方面,實驗室核算中國省級尺度農田生態系統生產總值時空變化,定量評價氣候因素與社會—經濟因素對農田生態系統生產總值的影響,為農業決策提供重要參考;開展預報準確率對農業產量提升、第一產業產值增加的定量貢獻研究,通過WTP(支付意愿)住戶調查法進行驗證,預報預測準確率每提高1%,糧食總產量增長0.34%。

  在能源方面,實驗室基于ERA5和氣象觀測數據、風電并網裝機容量等數據,研發GAN(生成對抗網絡)深度學習高精度風能潛力評估模型,開展復雜山區5km*5km風能資源潛力評估;基于新一代靜止氣象衛星資料,建立分光譜輻射傳輸模式和1km*1km地形訂正高時空分辨率太陽能資源評估技術,考慮資源限制、單位面積裝機容量、地形、限制性開發區域等因素,劃定優勢開發區并核算光伏技術開發量。

  在旅游方面,研發氣象旅游資源區劃和預報模型,開展康養、避暑、冰雪和云海氣象旅游資源區劃,探索星空、桃花、油菜花等氣象旅游景觀預報;研制3項氣候旅游資源評價地方和團體標準,聯合文化旅游部門創建19個重慶氣候清涼避暑地和15個重慶氣候養生地。

  在康養方面,將氣候資源精細化預估結果應用于居民健康影響評估;對川渝地區四季溫和型、夏令避暑型、冬令避寒型、日光療養型四類康養度假氣候進行適宜地分析,申報地方標準1項。

  在“雙碳”方面,利用高密度氣象觀測數據構建適宜重慶的建筑熱工精細化氣候分區標準,探討細化氣候分區對城鎮居住建筑碳排放的可能影響。

 ?。ㄔ瓨祟}:中國氣象局氣候資源經濟轉化重點開放實驗室完成53項成果

 ?。▉碓矗褐袊侣劸W 作者:梁欽卿 責任編輯:劉淑喬)

掃一掃分享至朋友圈

色久悠悠婷婷综合在线亚洲,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9999不卡,亚洲久悠悠色悠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