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22時至7月2日4時,云南省昭通市鎮雄縣魚洞鄉遭遇強降雨襲擊,魚洞鄉在40分鐘內迅速有序組織受威脅區482戶2185人安全轉移。20分鐘后,山洪到達,由于轉移及時,無一人失蹤、死亡。
8月7日,麗江市永勝縣遭遇強降雨過程,永勝縣氣象局發布“1262”精細化預報,30分鐘內由鎮、村兩級組織9戶19人安全轉移。60分鐘后,山洪泥石流到達三家村小組,由于轉移及時,無一人失蹤、死亡。
8月9日,普洱市景谷縣、鎮沅縣出現局部暴雨、大暴雨天氣,普洱市氣象臺發布“1262”精細化預報服務專題2小時強降水落區,鎮沅縣氣象臺發布按板鎮暴雨橙色預警信號,時間提前量40分鐘;景谷縣氣象臺發布暴雨黃色預警信號,時間提前量達45分鐘。根據氣象預報預警,市、縣兩級防辦啟動防汛Ⅳ級應急響應,并點對點叫應鄉鎮、村委會等防汛責任人,景谷縣鳳山鎮抱母村果斷啟動提前轉移避險方案,組織轉移64戶276人。預警1小時后,超保證水位洪水通過抱母村,造成64戶農戶房屋被洪水沖淹,部分畜圈損毀。因提前轉移了群眾,避免了人員傷亡情況的發生。
……
7月下旬到8月上旬,云南省大范圍降水、局地暴雨天氣過程突發多發,致災性極強,是防汛抗洪最緊要的關鍵期。目前,云南省已度過“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據云南省氣象局消息,今年入汛以來,云南省已出現17次強降水過程,強降水局地性、突發性強,共出現短時強降水14487站次,比多年平均多2832站次,偏多24.3%。
8月9日,普洱市景谷縣、鎮沅縣出現局部暴雨、大暴雨天氣。圖為消防救援現場。云南省氣象局供圖
短時強降水站次多了,云南省受災情況卻比往年有所減輕。截至9月底,云南省受災人口、死亡(失蹤)人口、直接經濟損失等主要統計指標較近5年同期分別下降36.64%、79.73%、46.95%。其中,“1262”精細化預報與響應聯動工作機制功不可沒。
據介紹,“1262”是指氣象部門“提前12小時預報強降水落區精細到縣,提前6小時和2小時預報強降水落區精細到鄉鎮”,應急防汛部門根據氣象強降水落區預報“提前12小時劃定防范重點區,提前6小時預置救援力量并組織特殊人群轉移、提前2小時組織受威脅人員轉移”。
這是云南省氣象局優化遞進式氣象服務模式,建立的精細化預報與響應聯動工作機制。在防汛關鍵期,云南省各級各部門以“1262”預報和臨災預警為先導,強化響應聯動措施,著重加強直達基層責任人的“叫應、叫醒”、包保責任人下沉指揮和提前主動避險轉移等措施,最大程度減少了暴雨次生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
云南地處低緯高原,地形地貌復雜,山地條件下天氣復雜多變,氣象災害種類多、頻次高,局地性、突發性強,特別是暴雨、強對流以及山洪地質災害等氣象衍生災害,致災危險性大,災害損失重,嚴重威脅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制約經濟社會發展。
勐海國家基本氣象站觀測場。黃詩棋 攝
“1262”精細化預報與響應聯動工作機制到底是如何發揮作用的?
云南省氣象局應急與減災處副處長張以剛介紹,在省級層面,省氣象臺發布強降水重要天氣預報或暴雨預警后,省防辦及時發布防汛預警提示或啟動防汛應急響應,防汛調度指揮直達縣、鄉一線。在部門層面,省氣象、應急、水利、自然資源、消防救援等部門開展聯合會商、聯合預警,加強分析研判,分行業部署災害防御工作。在基層層面,各級黨委、政府根據強降雨落區監測預報預警,主要領導點對點精準調度,突出重點提前防范應對;各級防汛責任人認真落實各項防御和應對措施,果斷組織轉移避險,做到應轉早轉、應轉盡轉、應轉快轉。
在剛剛過去的汛期中,“1262”精細化預報與響應聯動工作機制效果有目共睹,這背后也少不了科研人員的身影。云南省氣象臺決策科科長、高級工程師陳小華介紹,近年來,云南省氣象局不斷加強精準預報關鍵技術攻關和業務支撐平臺建設,強化氣象災害預警和“叫應”工作。
昭通國家天氣雷達站。黃詩棋 攝
云南省氣象局新增3部新一代天氣雷達、10部X波段天氣雷達、572個地面自動站,強降水監測能力進一步提升。聯合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國家氣象中心等單位開展科研攻關,不斷提升預報準確率。今年以來暴雨預報準確率較2022年提高了1.1%,有效支撐省市縣三級開展“1262”遞進式預報預警服務。
陳小華介紹,云南省氣象局還建成“云南氣象決策指揮服務平臺”,氣象監測預警信息直通省政府指揮大廳及省防汛抗旱指揮部調度指揮平臺,今年以來,發布“1262”精細化預報信息4.6萬期。全省黨政、防汛部門3萬多應急責任人下載使用“云南氣象決策服務”APP,隨時隨地掌握氣象信息。發布6小時、2小時強降水預報和暴雨高級別預警時,氣象部門分級“叫應”同級黨委政府主要負責人及云南省防汛抗旱指揮部主要部門負責人,今年以來,已“叫應”約2.3萬人次。
?。ㄔ瓨祟}:云南度過防汛關鍵期 看氣象服務如何守護安全)
?。▉碓矗喝嗣窬W 作者:徐前 責任編輯:劉淑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