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在中國氣象局地球系統數值預報中心(以下簡稱“數值預報中心”)組織召開的評審會上,海洋二號(HY-2)系列衛星數據在國家級數值天氣預報系統中的同化應用通過技術評審。
2019年以來,數值預報中心和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開展聯合攻關,探索研究海洋二號衛星數據在全球數值天氣預報同化中的多項關鍵核心技術。
目前,雙方對海洋二號系列衛星(HY-2B/C/D)搭載的微波散射計數據以及海洋二號B星搭載的掃描微波輻射計數據進行全面評估和同化預報試驗,建立了海洋二號衛星數據實時直接傳輸機制,業務同化窗內數據量提高15%。海洋二號系列衛星數據同化,提升了國產衛星數據在全球數值天氣預報系統中的占比,洋面風場數據量提高2倍,對流層中低層風場分析誤差平均減小5%以上,改進了臺風路徑和強度預報;低層水汽分析誤差降低5%,全球72小時降水預報ETS評分提高1%,對全球中期預報有顯著貢獻。
與會專家表示,數值預報中心衛星資料同化隊伍針對風云衛星、海洋衛星等國產衛星特點,研發融合海洋二號系列衛星儀器特點的質量控制和觀測誤差模型,突破了升降軌依賴偏差訂正等多項技術難題,海洋二號系列衛星數據在全球同化預報系統(CMA-GFS)中的同化取得良好進展。當前,自主衛星資料應用于自主數值預報模式,對保障國家安全具有重要意義。另外,與會專家分別就數據時效性提升、同化預報效果、同化方案以及對儀器載荷設計的要求等方面給予指導性建議。
(作者:魏傳文 唐淼?責任編輯:張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