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晚,杭州第四屆亞殘運會在璀璨星光中落下帷幕。
從“亞運時刻”到“亞殘運時間”,氣象部門以更細致的服務、更高的標準、更嚴的要求,做好杭州亞殘運會氣象服務保障工作,助力“兩個亞運,同樣精彩”,得到各方好評。
回顧亞殘運會,氣象部門用最短的時間,完成了亞運會氣象服務保障向亞殘運會的轉場,并構建起場館和氣象部門雙向高效協同機制??傊笓]部指揮大廳氣象指揮席、聯絡席全周期入駐,持續做好指揮部與氣象部門信息互通和綜合協調工作??偨Y運用亞運會籌辦經驗,亞運氣象臺嚴密監視天氣變化,開閉幕式、競賽指揮、現場服務等氣象保障團隊高效運轉,強化組織領導、調度指揮,謀深做細重大活動籌辦工作,為亞殘運會氣象保障做足了準備。
“在整個亞殘運會期間,除10月19日至20日火炬傳遞期間出現一次降水過程外,天氣整體情況對賽事活動有利,未出現高影響天氣?!眮嗊\氣象臺副臺長鄭沛群說,“雖然天公作美,但氣象保障卻沒有絲毫懈怠。我們以飽滿的熱情為亞殘運會提供全方面貼心式服務保障?!?/p>
據統計,在亞殘運會期間,亞運氣象臺針對開閉幕式、火炬傳遞等重大活動共發布專報75期;為亞殘運會賽事總指揮部(MOC)提供氣象服務專報42期,發布賽事服務專報594期,環境氣象服務專報20期,為亞運村、火車站、機場等重要場所提供氣象服務114次。
現場的氣象保障任務壓力小了,但氣象服務卻以另一種形式呈現。MOC競賽指揮中心氣象服務團隊多次向體育官員介紹如何查看雷達回波圖,識別對流系統產生的地方。在各個競賽場館,咨詢天氣的少了,氣象科普活動卻多了起來。
富陽水上運動中心的技術官員關注賽道上的水平測風雷達監測數據,多次向氣象保障人員了解設備使用方法。在公路自行車比賽現場,技術官員向氣象保障人員了解如何讀取手持氣象設備的氣象數據。在田徑賽場,技術官員更為關注數智氣象平臺實時更新的氣象產品。
在亞殘運村,在物流保障、行李運送、無障礙設施等方面,氣象部門提前介入,提供全方位氣象服務,如基于亞殘運村位置的實況預報和預警信息接入“云上亞運村”智能平臺;覆蓋全村生活區、商業區、服務中心的49臺云TV實時展示氣象實況數據;各場館氣象信息納入“杭州亞運行”App,為運動員、技術官員提供更為細致的服務。
在氣象安全監管服務方面,依托“防雷碼”“浙里防雷安全”等數字化平臺,氣象部門采用線下實地檢查和線上信息審核的方式,壓緊壓實易燃易爆場所單位防雷安全主體責任,對防雷檢測不規范的企業進行約談提醒。安排執法人員聯合綜合執法部門每天開展路面巡查,確保亞殘運會期間升放氣球安全。
針對亞殘運會比賽特點,各種天氣溫馨提醒出現在賽場的各個信息板、各類氣象服務專報上。在淳安公路自行車比賽現場,因輔助器械受降雨影響較大,氣象保障人員從9月23日開始, 提前提醒運動隊注意防范應對。
后亞運時代,氣象部門將充分運用好氣象現代化成果,為今后重大活動保障、城市運行和氣象防災減災添力加碼。(任勇、周勇軍、華正江、尹浩、方陸俊對本文有貢獻)
(作者:麻碧華 岳毅 簡菊芳?責任編輯:張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