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新聞

走進絲綢之路經濟帶東方橋頭堡連云港——
氣象“連”起東中西 繪就“一帶一路”山海情

發布時間:2023年10月27日 來源:中國氣象報社

編者按:

在江蘇省東北端,有這樣一座“海港山城”——連云港。這里是新亞歐大陸橋東方橋頭堡,是中外聯通合作的新基

地,是“一帶一路”交匯點建設的核心區和先導區。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以來,連云港市氣象部門強信心、

添動力、促發展,執筆助繪城市發展藍圖,在奮力打造“一帶一路”氣象保障服務示范區的路上全力跑出“加速度”。

強基礎

把準時代脈搏“多管齊下

潮起海州灣,逐夢新港城。

近年來,“一帶一路”建設、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江蘇沿海地區發展、國家東中西區域合作示范區建設等國家戰略聚焦連云港,也對做好氣象服務保障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按下啟動鍵。2018年,江蘇省氣象局與連云港市政府簽訂《共建連云港“一帶一路”合作倡議標桿和示范項目氣象服務保障工程合作備忘錄》。該工程聚焦中哈(連云港)物流合作基地和上合組織(連云港)國際物流園“兩基地”,開展智慧氣象、防災減災服務及新亞歐大陸橋陸海聯運通道城市交通氣象、旅游氣象、海洋氣象等服務和氣象文化交流。

轉起方向盤。為加強相關政策保障,江蘇省“十四五”氣象發展規劃將推進“一帶一路”氣象保障服務國家示范城市建設納入重點任務。

??吭谥泄ㄟB云港)物流合作基地的中歐班列?圖/連云港港口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連云港“高質發展、后發先至”三年行動計劃、“一帶一路”倡議支點建設也聚焦“一帶一路”氣象保障服務,連云港市政府先后印發《連云港市加快推進“一帶一路”氣象保障服務國家示范城市建設實施方案》和《加強全市自動氣象站網建設的通知》,從加密港口海洋氣象觀測布局、“一帶一路”氣象保障服務能力建設、搭建氣象科技創新平臺等方面明確任務、強化投入、提供支撐。

注入強動能。如今連云港已針對“一帶一路”倡議,貢獻出多層次推動氣象保障服務的“五個1”方案——

承辦1個國際性論壇,在2019年第六屆中國(連云港)絲綢之路國際物流博覽會上,聚集多方智慧,共話氣象服務保障。

簽署1個國家級合作備忘錄,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和連云港市政府簽訂《共建連云港“一帶一路”氣象保障服務國家示范城市合作備忘錄》,力爭把該工程建成“一帶一路”合作倡議標桿和示范項目。

提出1個連云港倡議,國內“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共建氣象保障服務聯盟。

加入1個服務組織,作為唯一地市級氣象局加入中歐班列商貿物流氣象服務聯合體。

實施1項氣象工程,連云港“一帶一路”氣象服務保障工程投入業務運行,在服務港口、物流、石化生產調度方面深耕細作。

依托政策支持和人才保障,連云港市氣象部門開始書寫自己的“山海經”,致力于將服務“跨山?!辈⒆尅吧胶=钥善健?。

求創新

澎湃科技“動力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連云港氣象部門的“器”就蘊藏在山海間。

連云港地處中國海岸線的中部,山海相擁、港城相依,文化旅游資源豐富。這里擁有5A級花果山景區,被譽為“大圣故里”“西游名城”。

連云港市氣象局以“智能網格氣象預報+氣象災害預警+西游記文化+大數據+互聯網”為理念,研發融合本地文化特色的“一帶一路”氣象保障服務系統,集成“千里眼”氣象綜合服務平臺、“筋斗云”氣象移動服務終端、“七十二變”多行業服務產品智能制作平臺、“五指山”系統智能運維管理平臺。

2018年12月,由連云港市氣象局氣象服務中心制作的“一帶一路”沿線重要節點城市天氣預報節目在連云港市電視臺正式播出,每日展示出一幅連云港到荷蘭阿姆斯特丹的“天氣地圖”。

同時,連云港位于黃海之濱,如何以海洋氣象科技創新為抓手促進城市發展,成為這里的重要課題。

為進一步提升海洋氣象服務能力,連云港市海洋氣象臺與市氣象臺分離,“安家”在更靠近海洋的連云區氣象局。從2021年開始,市海洋氣象臺相對獨立運行,對漁政、海事、港口等行業以及海洋自然資源開展專項服務。

2019年,在連云港舉辦的“一帶一路”氣象保障服務論壇 圖/王偉健

這里有一支朝氣蓬勃的海洋氣象科技創新重點團隊,針對強對流、海霧、系統性大風等海洋災害性天氣開展科研攻關,以及進行服務策略、標準制定等相關研究。開展基于機器學習的海洋強對流潛勢預報,利用連云港近海和沿岸地區歷史強對流特征建立機器學習算法,結合數值模式預報開發產品。

海上天氣情況復雜,通信不便,氣象服務信息到達漁民們手上時常?!斑t到”。在了解到漁業氣象服務需求后,連云港市贛榆區氣象局與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贛榆分公司合作,依托海洋衛星寬帶技術,向210艘漁船推送海洋氣象災害預警信息,填補了遠海氣象預警傳播的空白。

氣象服務也拉起山海間的“安全線”。連云港港地理位置特殊,氣流過山下沉導致的下坡風常常來搗亂,帶來局地小氣候影響港口作業。

市海洋氣象臺將江蘇省最高峰上的花果山天氣雷達站和港口自動氣象站的觀測數據“手牽手”,并結合多要素預報“地形風”,通過短信、微信群等渠道開展精細化氣象服務,與港口作業人員“心連心”。

“港口天氣情況較為復雜,下一步我們科研的重點方向是對‘地形風’、海霧和分區域預報開展更深層次的攻關?!边B云區氣象局局長王桂臣說。

連云港市氣象局還與南京氣象科技創新研究院簽訂合作框架協議,共建共享野外科學試驗基地,并聯合多方力量建設江蘇海洋氣象研究工作站,設立江蘇海洋氣象研究開放基金,資助并推動形成一批海洋氣象優秀項目成果,促進科技創新和成果落地,從安全、效益“兩手抓”,助力連云港經濟發展。

抓關鍵

服務賦能夢相“連”

“連接夢想,客似云來,港通天下?!边B云港港以這座城市命名,在湛藍的汪洋邊喊出口號。山與海既成就著連云港氣象部門的“器”,也造就著局地復雜的天氣條件,搶抓作業“窗口期”成了這里最有熱度的話題。

中哈(連云港)物流合作基地于2014年啟用,作為中國首個落地的“一帶一路”倡議實體項目,經過十年的探索發展,如今它已成為世界最大內陸國家哈薩克斯坦“遇見”太平洋的重要“出??凇?。

大風是影響中哈(連云港)物流合作基地作業的關鍵因素。海鐵聯運一環扣一環,對作業效率有著較為嚴格的要求,如果收到強對流天氣預警,該基地要加固龍門吊和集裝箱并停止作業,所以精準預報“窗口期”對完成作業至關重要。同在港口的連云港新東方國際貨柜碼頭有限公司也對抓住“窗口期”有著強烈需求。

為把海洋氣象服務這篇“文章”寫得更好,連云港市氣象局研發“一帶一路”氣象保障服務系統,該系統集連云港港與近海海域氣象監測、精細化預報預警、歷史統計等功能于一身,提供新亞歐大陸橋沿線城市天氣實況與預報預警。

這一系統現已運用于多個港口企業、行政機構和事業單位?!跋胫獣愿劭诘哪硞€氣象信息,隨時通過系統查看,十分便利。精細化氣象服務能夠讓我們在安全生產的前提下,盡可能抓住‘窗口期’延長作業時間,對提高生產效率有很大幫助?!边B云港港口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生產業務部主任王冬春表示。

貨物能不能“坐上車”“走出去”也受到氣溫的限制?!跋奶旒b箱內溫度達到50至60攝氏度,化工類、液體類以及低燃點的物品有自燃、破損風險,所以7月至9月這些物品不會被運送?!边B云港中哈國際物流有限公司生產操作部經理陳軍說。

對此,市氣象部門從2022年開始開展中歐班列集裝箱微環境觀測,通過投放“黑匣子”監測集裝箱內外的溫度、濕度。貨主只要點開手機上的連云港陸海聯運氣象服務平臺,隨時隨地都能了解貨物運輸中的氣象條件,還可實時追蹤貨物所在班列的位置。

海運是中歐班列“海鐵聯運”的重要一環,那么是誰負責將連云港港的貨船迎來送往?答案是連云港引航站的引航員們,他們被稱為“水上國門形象第一人”。

外海貨船進港靠泊對氣象條件有著很高的要求,風、霧、降水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引航員將“海絲”連“陸絲”。2022年臺風“梅花”期間,市海洋氣象臺對連云港引航站開展全流程精細化服務,共發布12期氣象服務專報,助力嚴把“水上第一關”?!案鶕庀蟛块T的‘引航天氣專報’和逐3小時精細化氣象服務,我們能夠更精準地計劃是否調整引航時間和船只?!边B云港引航站調度室主任徐淑棟說。

“接下來我們將與氣象部門加強數據共享,在‘智慧引航’系統中設置‘綜合氣象站’,更好服務保障‘一帶一路’陸海聯運通道的安全?!边B云港引航站副站長潘高華說道。

徐圩新區石化產業基地?圖/徐圩新區管委會

目光投向國家東中西區域合作示范區的先導區、全國七大石化產業基地之一的徐圩新區,連云港石化產業基地管道蜿蜒、高塔林立,夜晚流光溢彩,如同一座化工原料、材料的“游樂園”。

為助力產業項目高質量發展,市氣象局與徐圩新區管委會聯合開發氣象災害監測預警管理系統,為石化產業項目提供定制化的氣象服務。市氣象局為基地中的連云港榮泰化工倉儲有限公司研制并布設雷電預警系統,提高了相關企業雷電防御及應急管理水平。

目前,徐圩新區構建起“氣象+園區+企業”服務管理新機制,已完成氣候可行性論證區域評估并實現成果共享,為優化營商環境提供支撐。徐圩新區應急指揮大廳還設置“石化氣象服務”專崗,以“專線”形式為園區和企業提供服務。

擦亮生態底色、逐“綠”前行的道路上,連云港市氣象部門積極貢獻力量。今年連云港市氣象局、連云區氣象局與江蘇核電有限公司“攜手”,為田灣核電站提供逐小時的風速、風向、氣溫等預報信息,并為模擬演練、應急演練、穹頂吊裝提供支撐。

看未來

繪就發展新圖景

10月18日,在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互聯互通高級別分論壇”上,連云港港口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與哈薩克斯坦國家鐵路股份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共同發展“亞太地區國家—中國—哈薩克斯坦”路線,合作建設哈薩克斯坦阿克套港集裝箱樞紐,推動中歐班列持續深入發展。

“新常態”下要有“新作為”。如何更好地服務“一帶一路”交匯點強支點建設?連云港市氣象部門已繪就清晰的發展路線圖。

建設“一基兩站X平臺”連云港海洋氣象綜合環境觀測系統。依托江蘇省氣象部門與地方政府雙重資源,優化完善以五十年站西連島國家基本氣象站為核心的觀測基地,連云港南北兩翼的秦山島和燕尾港為支撐的海洋觀測站,海洋牧場、港口泊位、集裝箱微環境觀測等為輔的海洋多功能氣象觀測平臺,提升海洋強對流天氣監測能力。

加強連云港“兩基地一班列”氣象服務。深度融入中哈(連云港)物流合作基地、上合組織(連云港)物流園、中歐班列,依托江蘇海洋氣象研究工作站等創新平臺,加強科技創新與人才培養,提升海洋、港口、班列氣象服務關鍵技術能力,優化陸海聯運氣象服務產品,強化精細化、場景式服務,進一步提升氣象服務效益。

正在靠泊連云港港口的船舶?圖/連云港港口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打造多元主體參與的氣象社會服務機制。立足連云港石化產業基地,深度拓展更廣闊的氣象社會服務市場。加強與江蘇省氣象臺合作,建立徐圩新區石化氣象臺作為前端服務機構,打造化工氣象創新工作團隊形成后端科技支撐,優化完善徐圩新區化工氣象監測網,研發徐圩新區化工氣象服務系統。

積極創造共享成果。落實中歐班列商貿物流氣象服務聯合體輪值單位職責,舉辦好聯合體2024年年會,促進聯合體成員單位間合作交流,交流前沿理念、分享經驗做法、會商發展機制、密切合作關系,集聚更多智慧和力量,讓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東方起點成為友誼的起點、共贏的起點。

互聯互通跨山海?!拔覀儗⒕o緊圍繞中國氣象局關于推進氣象科技能力現代化與社會服務現代化的要求,打造新亞歐陸海聯運‘黃金通道’氣象服務新模式,為氣象服務‘一帶一路’建設提供更多連云港智慧與方案?!边B云港市氣象局局長徐良謀說。

未來,伴隨著鋼鐵駝隊、商舶帆影,連云港市氣象部門將繼續前行,以高質量氣象服務保障“一帶一路”建設,以實干之“筆”,在奮力譜寫“強富美高”連云港現代化建設新篇章中,揮灑氣象筆墨。

(作者:蔣芷晴 程婭蓓 劉瑞翔?責任編輯:張林)

掃一掃分享至朋友圈

色久悠悠婷婷综合在线亚洲,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9999不卡,亚洲久悠悠色悠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