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彥斌: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下午好!歡迎大家出席中國氣象局新聞發布會2023年10月的新聞發布會,我是今天新聞發布會的主持人,中國氣象局氣象宣傳與科普中心副主任侯彥斌。今天的發布會,我們邀請到國家氣象中心副主任章建成先生,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賈小龍先生。首先我們請賈小龍先生為大家介紹9月全國天氣氣候特征與10月氣候預測及服務建議。
賈小龍:大家下午好!首先我通報一下9月全國氣候天氣氣候特征,及主要氣候事件,9月份全國總體氣溫偏高,降水偏多。截至9月26日,全國平均氣溫18.6℃,較常年同期偏高1.3℃,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高;遼寧、吉林、寧夏、山東、甘肅、山西、內蒙古、云南氣溫為歷史同期最高;湖南炎陵、云南河口等66個國家氣象站日最高氣溫達到或突破秋季歷史極值。全國平均降水量64.1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9%;廣東和新疆降水量為歷史同期最多,云南為歷史同期最少;福建福州、長樂,廣東番禺等10個國家氣象站日降水量突破歷史極值。9月我國主要天氣氣候事件如下。
一是全國共發生5次暴雨過程,江南、華南暴雨過程強度特強。受臺風"蘇拉"影響,8月31日至9月3日,廣東、廣西、福建及臺灣臺東等地局地超300毫米;受"???quot;及殘余環流影響,9月3日至13日,福建東部、廣東中西部、廣西南部、香港及臺灣東部等地部分地區達400毫米以上。9月4日至10日,福州局地、珠三角及其以西地區超過250毫米,廣東、福建8個國家氣象站日降水量達到或超過歷史極值。
二是臺風生成數偏少,登陸數接近常年同期。西北太平洋及南海生成1個臺風,較常年同期偏少;2個臺風登陸我國,接近常年同期。臺風"蘇拉"于9月2日3時30分前后在廣東省珠海市南部沿海登陸(強臺風級);臺風"???quot;于9月3日至5日先后三次在我國臺灣省臺東市沿海(強臺風級)、福建省東山縣沿海(熱帶風暴級)、廣東省饒平縣沿海(熱帶風暴級)登陸。"蘇拉"和"???quot;接連影響華南地區,給臺灣、福建、廣東、廣西等地帶來較大風雨影響,廣州、深圳、珠海、東莞、肇慶、佛山等市發生內澇、滑坡、道路中斷等險情。
三是西北地區氣象干旱有所緩和,云貴旱情有所抬頭。9月,新疆中北部、青海北部和東部、甘肅南部、陜西北部降水量普遍較同年常期偏多,新疆北部部分地區偏多2倍以上,西北地區整體氣象干旱有所緩和,甘肅中部、寧夏南部等部分地區仍存在中度氣象干旱;云南中東部、貴州南部降水量偏少5成至8成,其中云南東部部分地區降水量偏少8成以上,氣溫偏高,旱情有所抬頭。
四是全國發生3次強對流天氣過程,江蘇遭受強龍卷風襲擊。18日內蒙古東南部、遼寧、吉林、黑龍江等地出現較大范圍雷暴大風,最強風力達11級,多地出現大冰雹,最大直徑達40毫米以上;19日河北、河南、山東、安徽、江蘇、湖北等地出現大范圍短時強降水,且伴隨大范圍雷暴大風,江蘇宿遷、鹽城分別遭受龍卷風襲擊,相關地區受災嚴重。
9月,全國共發布預警信息2.3萬條,同比降低4.46%。暴雨、山洪災害和雷雨大風預警信息同比分別增加118.7%、94.8%和76.7%。
賈小龍:二是介紹一下國慶期間天氣趨勢。國慶假日期間(9月29日至10月6日),全國大部分地區氣象條件總體較好,適宜外出活動。華西地區多陰雨天氣,雨日多、累計量大,四川東北部、陜西南部、重慶等地局地降水較強;北方地區有大范圍陰雨和降溫過程;南部海區風力較大。
具體預報如下。華西多陰雨天氣,華西大部累計雨日有4至7天。其中,29日,重慶北部、湖北西部和貴州北部有中到大雨;1日至4日,四川東北部、陜西南部、重慶、湖北西部、貴州北部等地有中到大雨,局地有暴雨,并將伴有短時強降水等強對流天氣。
北方地區有降水和大風降溫過程。1日至4日,北方大部地區將自西向東先后出現小雨或陣雨;4日至6日,北方大部分地區將先后出現4至6級偏北風,氣溫下降4℃至8℃,東北地區部分地區降溫幅度超過10℃;內蒙古中部、華北北部、甘肅西部等地有揚沙浮塵天氣。華北南部黃淮南部有霧。全國大部地區大氣擴散條件較好;29日至30日,河北南部、山東西部、河南南部、蘇皖北部等地有能見度不足1000米的大霧。江南華南東部晴到多云天氣為主。29日至1日,江南北部、華南南部有小到中雨;2日后江南、華南大部地區以晴到多云天氣為主。東部和南部部分海區風力較大。受冷空氣和熱帶系統共同影響,黃海、東海南部、南海北部海域將先后有7至8級風,陣風9至10級。
賈小龍:三是介紹一下10月氣候趨勢預測及氣象服務提示。
降水方面,預計遼寧、吉林、黑龍江、廣西西部、四川南部、貴州、云南、新疆北部等地降水較常年同期偏多,其中黑龍江北部、貴州、云南東部、新疆北部等地偏多2至5成;全國其余地區降水接近常年同期到偏少,其中江蘇北部、安徽東北部、山東大部等地偏少2至5成。
氣溫方面,除東北等地氣溫較常年同期偏低0.5℃至1℃外,我國大部地區氣溫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其中內蒙古中西部、江蘇北部、安徽北部、山東大部、河南大部、湖北北部、四川西部、云南西部、西藏東部、陜西北部、甘肅東北部、青海南部、寧夏等地氣溫偏高1℃至2℃。預計有四次冷空氣過程,出現的時間和強度分別是上旬前期(偏強)、上旬后期(中等)、中旬前期(中等)、下旬后期(中等)。
熱帶氣旋方面,預計10月份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有1至2個熱帶氣旋生成,較常年同期(3.5個)偏少,其中可能有1個登陸或明顯影響華南沿海地區,接近常年同期(0.6個)。終臺日期較常年(10月3日)偏晚。
賈小龍:根據10月氣候趨勢預測,有三方面的氣象服務提示建議。
一是防范冷空氣帶來的不利影響。新疆北部、內蒙古東北部和東北地區發生階段性低溫、霜凍災害風險較高。建議有關部門加強秋收作物后期田間管理,防范霜凍對農業生產造成的不利影響;設施農業區和北方牧區做好防風保暖工作;交通、能源和電力等部門做好低溫雨雪災害風險預案。
二是防范西南地區降水造成的不利影響。西南地區南部等地降水較常年同期偏多,局地發生洪澇、地質災害風險較高。建議西南地區加強隱患點巡查排查,做好重點人群避險轉移預案;做好秋收后期田間管理,注意避雨搶收,謹防發芽霉變,及時排澇散墑;有關部門應加強工程建設、交通運輸、電力供應、通訊保障等方面的防范應對措施。
三是防范西北地區東部及內蒙古等地的氣象干旱。內蒙古西部、西北地區東部以及江蘇北部、安徽東北部、山東南部和東部等地降水偏少、氣溫偏高,存在氣象干旱風險。建議加強塘壩水庫的蓄水、保水工作,合理開展水源管理和調控,保障秋收秋種的用水需求。內蒙古中西部、西北地區北部等地森林草原火險等級偏高,需加強野外用火管理,做好預防預警和防火工作。
我就介紹到這里。
侯彥斌:謝謝賈小龍先生的介紹。下面進入記者提問環節,按照慣例,請各位提問前通報自己的媒體單位和機構,謝謝!
新京報記者:謝謝主持人,新京報記者提問。9月份臺風頻現,并影響我國,給廣東等地造成災情。然而9月中下旬沒有臺風,請問這個現象是否正常?往年這個時候臺風數量多嗎?現在我國多地進入秋天,請問秋臺風的影響會如何?
侯彥斌:這個問題請氣象中心章建成先生回答。
章建成:給大家介紹一下,臺風的生成其實并不是孤立的,而是跟整個大氣環流息息相關。9月中旬以來,西北太平洋熱帶高壓強度增強,主要是受下沉氣流的影響。從常年來看9月份平均有5個臺風生成,現在目前趨勢來看,2023年9月份臺風生成數較常年偏少兩到三個左右,總體偏少,但還是正常一個現象。氣象局對秋季臺風沒有嚴格的定義,一般情況下,6到8月生成的臺風一般叫做夏季臺風,9到11月生成臺風稱為秋臺風。從數量上來講,夏季臺風跟秋臺風基本持平,但是每年登陸的秋臺風比夏季登陸我國的夏季臺風數量要少點,強度上明顯偏強。
秋臺風為什么強度明顯的偏強,主要有三個特點:
第一,秋臺風主要在西北的太平洋洋面上生成,它離大陸整個陸地比較遠,生命史比較長,有利于整個臺風的生成和發展,也有利于積聚力量,所以它發展時間會很長,強度也很強。
第二,秋臺風體積普遍不大,但是結構對稱性比較好,所以它的強度容易得到發展。
第三,秋臺風運行軌跡偏南,靠近低緯度地區,發展更強。
每年秋臺風基本上對我國都會造成比較大的影響,強度也很強,所以我們要特別關注秋臺風的應對。中國氣象局目前密切關注臺風的生成和發展,將做好預報。
侯彥斌:謝謝章建成主任。
人民網記者:您好!人民網記者提問。在過去一個月,全國天氣情況是否有利秋收作業?未來一周內,哪些地區的農民朋友需要重點關注天氣?謝謝!
侯彥斌:這個問題還是請氣象中心章建成先生回答。
章建成:全國秋收區大部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1℃至4℃,日照時數接近常年同期或偏多,其中西南地區大部偏多3成至1倍,溫高光足利于一季稻、玉米和大豆等秋糧作物灌漿乳熟和成熟收獲。東北地區主要農區初霜凍接近常年同期或略偏晚,大部地區秋糧在初霜前安全成熟。華西地區多陰雨,四川盆地、西北地區東南部、黃淮西部和南部、江漢等地降水量有100至300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5成至4倍,陰雨日數達9至13天,連陰雨和低洼農田漬澇影響秋糧作物后期灌漿和機收作業,湖北北部等地局地成熟水稻倒伏現象,少數田塊發生穗上發芽。江南、華南大部氣溫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1至2℃,無大范圍"寒露風"天氣,利于晚稻孕穗抽穗。
整體而言,9月份的天氣對秋糧收成還是比較有利的。未來,我們要重點關注華西地區。華西地區在9月份已經出現了持續性的陰雨天氣。未來一周內,華西地區可能有5至7天的陰雨天氣,陜西南部、河南西部、湖北西部、四川東北部、重慶、貴州北部等地降雨量較常年同期偏多5成至1倍以上,部分地區土壤過濕可能持續,將影響機收作業,特別是河南等地花生、大豆發芽霉變的風險非常高,需要重點關注。其他地區近期的天氣比較平穩的,對于整個秋收影響比較小。謝謝!
侯彥斌:請下一位記者。
央廣網記者:謝謝主持人,總臺央廣網記者提問。國慶天氣已經發布了,從公眾的出行角度來看,哪些地區是比較推薦的?自駕期間要重點關注哪些天氣過程?
侯彥斌:這個問題請章建成先生回答。
章建成:中秋國慶假期期間,全國大部分的天氣是比較平穩的,沒有大范圍極端的災害性天氣,所以全國大部分地區都可以去轉一轉。但是這里面有幾個重點方面需要注意的:
第一,華西地區多陰雨天氣。華西地區9月份降雨明顯偏多,部分地區雨量大,所以降雨災害滯后效應明顯。四川東北部,陜西南部,重慶北部,還有湖北西北部等部分地區地質災害風險比較高。在四川東北部、重慶北部區域有超過警戒水位的氣象風險,也有一定的山洪災害風險,所以我們要特別關注。預計途經陜西南部的包茂、福銀,湖北北部的京港澳、二廣,以及四川東部、重慶的滬蓉、滬渝等高速局部路段可能受強降雨影響,道路濕滑或積水風險較高,需要高度關注。
第二,在假日后期,10月4日至6日,受冷空氣影響,內蒙古東部、東北地區、華北北部等地降溫4℃至8℃,并有4至6級偏北風,整體影響不大,但是有降溫,大風情況下出行需注意防風保暖。
第三,在假日前期,9月29日至10月1日,受冷空氣和南海熱帶系統共同影響,海南島、廣東沿海、廣西南部沿海、瓊州海峽、臺灣海峽等地風力可達8至9級,陣風10級,要做好涉海方面的關注。
侯彥斌:謝謝章建成先生。
科普時報記者:科普時報記者提問,公眾目前比較關注厄爾尼諾現象,請問目前厄爾尼諾真實情況怎么樣?如果發生厄爾尼諾事件,對秋冬天氣氣候有什么影響?謝謝!
侯彥斌:這個問題請氣候中心賈小龍先生回答。
賈小龍:截至目前,8月份,赤道太平洋大部海表溫度較常年同期偏高,東太平洋暖水中心偏高3℃以上。厄爾尼諾監測的Nino3.4區海溫指數為1.33℃,8月份比7月份上升0.22℃,最近3個月指數滑動平均值為1.12℃??傮w來說,厄爾尼諾仍處于發展階段。
根據對未來發展趨勢的研判,預計未來3個月,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持續上升,將于今年秋季形成一次中等強度的東部型厄爾尼諾事件,厄爾尼諾峰值可能出現在今年冬季期間。一般厄爾尼諾事件發生當年,我國南方秋季多雨,北方地區冬季易出現暖冬。當然,影響我們國家的氣候因素比較多,厄爾尼諾只是其中一個因素,所以秋冬季的氣候總趨勢需要綜合來看。謝謝!
侯彥斌:謝謝,繼續提問。
封面新聞記者:謝謝主持人,封面新聞記者提問。今年華西秋雨的情況如何?較常年偏強還是偏弱?預期會持續多久?謝謝!
侯彥斌:這個問題由賈小龍先生回答。
賈小龍:今年我們國家華西秋雨時間較常年偏短。截止到9月26日,華西秋雨區總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多21%,因為華西秋雨區范圍比較大,南北差距比較大,所以業務上分為北區和南區,其中北區(包括陜西南部大部、寧夏南部和甘肅南部)降水量接近常年同期;南區(包括湖北西部、湖南西部、重慶、四川東部、貴州北部以及陜西南部)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多26%,湖北西部、湖南西北部、重慶、四川東部、貴州東北部、陜西南部等地偏多2至5成。
今年華西秋雨開始以來,總共有4次區域暴雨過程主要影響華西秋雨南區。其中,8月26日至27日和9月10日至12日兩次暴雨過程綜合強度相對較強。持續陰雨和強降水天氣導致四川盆地、陜西等地農田土壤過濕,不利于未成熟玉米、大豆籽粒灌漿;機收作業條件不利,秋收作物成熟收獲延遲;成熟一季稻和玉米收獲晾曬受到影響。
后期預計華西秋雨北區降雨結束日期為10月中旬,接近常年(10月11日);南區降雨結束日期為11月上中旬,較常年偏晚(11月2日),預計10月11日至26日,華西秋雨區還將出現三次較大的降水過程,總降水量顯著偏多。謝謝!
侯彥斌:謝謝賈小龍先生,感謝出席今天發布會的兩位專家的回答和各位媒體記者的提問,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祝大家假期愉快!